学历贬值时代,学历并非无足轻重
当下学历贬值,不少人觉得学历越发不重要。但这观点,真的站得住脚吗?
很多招聘岗位,看似普通,似乎并不需要多高学历或优秀应届生。面试时,有人大谈学生会社团经历,组织众多活动,在国家级赛事获奖,社会阅历丰富、实践能力强。班委竞选时,也有人讲参与志愿、举办社会活动、参加竞赛,展现爱心、责任感等。
可入职后却发现,工作不过是做Excel、整Word、发通知、维护客户关系等基础事务。那些曾经的竞赛、活动经历,和这工作有多大关系?对着报表发呆时,想起面试问题,可能会觉得可笑。
当然,像研发部门这类高新技术岗位,对专业技术实力要求高。研发领头人需深厚经验、前瞻性和创造性。这类岗位竞争激烈,有竞争力就能占据优势,拥有挑选团队的话语权。
有梦想是好事,但多数人是普通人,梦想常停留在想象。仅把学历当谋生手段,目光短浅。学历是常见准入门槛,却非绝对障碍。
不同工作环境对能力要求不同,学历是综合能力官方认证,不等同实际工作价值。学历像担保,个人懈怠就会遭质疑。能力与学历不符,学历就成空文,面临辞退。
没学历,像拿空头支票自吹才华。没证据和案例,难获信任。相比空口吹嘘,学位证书更可信。这就是为何招聘常筛出985、211学历简历。
专业不对口的人才转型也值得关注。社会需专业型人才,更需交叉型人才。要么学术深耕,要么多领域涉猎成复合型人才。如知识产权代理人,需专业知识和申报业务能力;企业职能部门领导,不仅要专业,还得懂营销、管理、财会等。
教培、市场营销等岗位,对专业素养要求不极高,但业务能力要求严。学校知识滞后局限,从校园到社会像经历认知断层。没实习经历,得适应学到的定理工作中可能无用。
好在网络发达,认知断层逐渐被填补。但清醒又痛苦的状态,好坏难辨。
不能因就业形势严峻就放弃提升学历。没优势的人只能在规则下努力。提升学历、积累经历,考研、考公、考编,大家都找出路。
但路太窄,很多人前行困难。大家遵循莫名准则,拥挤前行,焦虑又不甘放弃。后面人不断涌入,前面人看不到尽头。
竞争中,要求不断提高。学历不够加技能证书,还不够加英语证书,不行再加大厂实习经历……
学历重要吗?当然重要。其重要程度,恰似赖床清晨的第一声闹铃,虽烦,却提醒我们为目标努力。